20年前,曾有一个研究轰动中国健康界

 

20年前,一批“80后”正值十五六岁,在忙于应对中考。升学季,面对成堆的作业之时,父母会把“要加营养”这件事挂在嘴边,比如在晚上会让孩子们吃一个水煮蛋。至于早餐,则可能是稀饭居多,爱喝牛奶的当时还似乎不太普遍。

在更早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快餐开始进入了大家的生活。炸鸡,薯条,可乐和汉堡,让人觉得难以抗拒。

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,一个针对中国青少年营养,尤其是早餐营养的研究,在1998年已经正式开始了。青年学者马冠生的研究项目《中国儿童食物选择、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》得到了达能营养中心40万元的资助,成了中国少年儿童饮食行为研究领域的第一次系统性调查。

饮食行为,说得简单一些,就是吃什么、吃多少、如何吃、在哪里吃、和谁吃一起等等,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营养的摄入,从而对营养和健康产生影响。而且,儿童少年时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,对其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该研究着眼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,聚焦广州、上海、济南、哈尔滨等4个城市,选取23所幼儿园,20所小学和19所中学,挑选出9464个孩子,对孩子、家长的问卷进行了分析,主要就当时的中国儿童在“早餐”“零食”“饮料”和“快餐”等饮食门类的行为进行研究。

通过该调查研究,马冠生及其团队获得了一些结论。

首先,80%以上的儿童少年每天吃早餐。马冠生表示,这个调查结果要远好于他当时的预期。

但是有50%的儿童少年早餐质量评价为“不合格”。

零食在中国四城市儿童少年中较为普遍,尤其是在周末的时间段。水果、糖果盒饼干/面包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主要零食来源,而冰淇淋是中学生最喜爱的零食。

碳酸饮料是儿童少年在家中常喝的饮料,但白开水是他们在学校经常消费的饮料。

90%以上的儿童少年曾吃过快餐食品。快餐食物好吃、有玩具和礼物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选择快餐的主要原因,而环境和方便是中小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。儿童少年得知快餐消息的途径主要通过父母、同伴和广告。

因为是中国第一次关于青少年饮食行为的调查,所以调查结果一出,引发了媒体的一阵“骚动”。

来体会一下二十年前的报刊标题:

《孩子常吃洋快餐不利健康》——人民日报旗下的《健康时报》

《早餐,中小学生该怎么吃》

《精品购物指南》则以《城市儿童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显示——快餐零食挤占三餐》为题,呼吁“为了培养儿童少年健康的饮食行为,应该在幼儿园和学校中设置营养课程,使学龄前儿童和学生逐步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基本知识,引导他们养成有益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。”

当年这个由达能营养中心资助的研究项目的结果一出,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早餐以及洋快餐的反思,此后的20年间,关于洋快餐的讨论就再也没有中断过。

时间过去了20年,文章开头说的这批“80后”中的许多人,已经从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变成了孩子的父母亲。对于营养这个词的理解,他们也有了一些改变,例如更在意孩子们的营养了,会尽可能给他们安排营养丰富又不过剩的早餐,等等。

达能营养中心仍然每年出资200万,资助青年研究者的科研项目。

而马冠生老师,已经从当年的青年学者,变身为现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。不变的是,他依然活跃在营养研究的第一线,依然专注于学生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, 包括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研究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和监测、营养教育、学校营养午餐等。

这20年是中国社会巨变的20年,经济蓬勃发展,物质水平大幅提升。那在儿童少年营养方面,是否也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?

“变化是有的,但并非可喜。”在马老师看来,20年间,我国儿童少年早餐消费和营养改变不大,营养质量还是没有改善,营养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。在快餐方面,快餐消费的增加比较明显,城市孩子出现平台期。在1998年,只有不到3%的孩子一周消费一次快餐;到了2008年,有接近15%的孩子一周消费一次快餐,趋势是增长的。同时,含糖饮料消费趋势也是增加的:从1998到2008年,由每人每天饮用330ml增加到530ml。零食品种也发生变化,消费频率依然很高。

另外,随着经济发展,一些新兴的消费形式引起了马老师的注意,比如在外就餐和网上订餐的数量都在急速上升,这些新的饮食行为,都会对儿童少年的营养对会带来新的影响。人们饮食行为的变化趋势不可阻挡,学界和业界应该携起手来,加强营养教育,更加关注和改善青少年的营养与健康。